瘟疫,疫病,建安,艾滋病,非洲

提問: 地震后易發生哪些瘟疫? 問題補充: 医师解答: http://www.dianpu.com總的來說,瘟疫是由于一些強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一般是自然災害后,環境衛生不好引起的。 溫疫在我國史料中早有記載。如《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說明當時對溫疫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認為溫疫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時令之氣的不正常,是由“非時之氣”造成的。 現存最早的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也有記載。如《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素問本能病》篇:“厥陰不退位,即大風早舉,時雨不降,濕令不化,民病溫疫,疵廢。風生,民病皆肢節痛、頭目痛,伏熱內煩,咽喉干引飲。”指出溫疫具有傳染性、流行性、臨床表現相似、發病與氣候有關等特點,并認為只要“正氣存內”,就能“避其毒氣”。 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其著作《傷寒雜病論》的序言中說“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公元196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文中的“傷寒”,除了指外感熱病外,還包括了當時的烈性傳染病,可見當時溫疫流行之猖獗。 曹植《說疫氣》記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癘氣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或以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荊室蓬戶之人耳!若夫殿處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門,若是者鮮焉。此乃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而愚民懸符厭之,亦可笑也。”描繪了當疫病流行的慘狀,并明確指出:“癘氣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所致。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詩》中也記載:“……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是當時凄涼情景的真實寫照。據史料記載,從漢桓帝劉志,至漢獻帝劉協的七十余年中,記載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連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們也未能幸免。如文學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陳琳、應玚、劉楨也一時俱逝。其慘狀可見一斑。 晉朝葛洪《肘后備急方》對溫疫也有論述,認為“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溫病。”并立“治瘴氣疫癘溫毒諸方”一章,記載了辟瘟疫藥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溫病散等治療、預防溫疫的方劑。 隋朝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疫癘病諸候》認為疫癘病“其病與時氣、溫、熱等病相類,皆有一歲之內,節氣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風疾雨,霧露不散,則民多疾疫。病無長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厲之氣,故云疫癘病。”并認為嶺南地區的青草瘴、黃芒瘴等瘴氣也屬疫癘病范圍。并進一步指出:“此病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則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故須預服藥及為法術以防之。” 唐朝孫思邈《千金要方卷九傷寒》立“辟溫”一章,記載治療溫疫的方劑。 出于唐朝王冰以后的《素問》遺篇,認為溫疫與五運六氣變化異常有一定的關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癘”之稱。說明古人已經意識到溫疫的致病原因不同于一般的六淫外邪,而是一種疫毒之氣。 金代醫家張從正《儒門事親卷一立諸時氣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氣在上,瘟疫大作,必先頭痛或骨節疼,與傷寒、時氣、冒暑、風濕及中酒之人其狀皆相類。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藥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況巴豆之丸乎。”對瘟疫的臨床表現、治療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元代醫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溫疫五》:“瘟疫眾一般病者是,又謂天行時疫。治有三法:宜補,宜散,宜降。”總結了溫疫的治療方法。 明朝醫家吳又可目睹當時疫病流行的慘狀,在前人有關論述的基礎上,對溫疫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探討。其所著的《溫疫論》是我國論述溫疫的專著,對溫疫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認為“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指出溫疫的致病因子是“異氣”,又稱“疫氣”、“癘氣”“戾氣”等,是對溫疫病因的創見。 吳氏認為戾氣是物質性的,可采用藥物制服。雖然戾氣“無形可求,無象可見,況無聲復無臭,何能得睹得聞”,但它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又進一步指出“物之可以制氣者藥物也。” 戾氣是通過口鼻侵犯體內的。認為“邪從口鼻而入”,又感染戾氣的方式,“有天受,有傳染,所感雖殊,其病則一”。 而人體感受戾氣之后,是否致病則決定于戾氣的量、毒力與人體的抵抗力。指出“其感之深者,中而即發,感之淺者,而不勝正,未能頓發”;“其年氣來之厲,不論強弱,正氣稍衰者,觸之即病”;“本氣充滿,邪不易入,本氣適逢虧欠,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 戾氣引起的疫病,有大流行性與散發性的不同表現。而戾氣致病又有地區性與時間性的不同情況。此外,由于戾氣的種類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侵犯的臟器部位也不一。認為“……為病種種,是知氣之不一也”。并且還指出人類的疫病和禽獸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氣所引起的。 吳又可在《溫疫論》中,還創制了不少獨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劑。《溫疫論》是我國醫學文獻中論述急性傳染病的一部劃時代著作,至今仍可用來指導臨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清朝余師愚,著有《疫疹一得》。其在吳又可《溫疫論》的基礎上,認為疫疹的病因是癘氣,指出“一人得病,傳染一家,輕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內,大率如斯。”并根據暑熱疫的病證特點,創立“清瘟敗毒飲”一方,以重用石膏為主,為溫疫病的辨證論治開拓了新的境地。 綜上所述,中醫藥學在與溫疫長期的斗爭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與臨床治療方法。應該充分發揮中醫藥治療急性傳染病的作用。瘟疫成人類頭號殺手列入八國首腦議題   近期,八國集團領導人將在日本沖繩舉行年度會議。鑒于包括艾滋病、肺結核和瘧疾等在內的傳染病已成為人類頭號殺手,其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更是難以數計,如何遏止全球瘟疫的蔓延將首次正式列入此次會議的議題。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格里高利-哈特爾表示,“此舉標志著人類在與傳染病的斗爭中邁出了重要一步。如果不采取措施,這三種傳染病很有可能徹底摧毀人類經濟和社會結構。相反,如果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能共同為此做出貢獻,事情將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據了解,目前全世界共有350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70%的人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該地區迄令為止已有1100萬人死于艾滋病。  三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最后都死于肺結核,后者每年奪去200萬人的生命,同時又有800萬人感染,幾乎全部集中在發展中國家。  瘧疾只需借助蚊子叮咬就可以傳染,在非洲,它每年要奪取100萬人的生命。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在發展中國家,艾滋病、肺結核和瘧疫這三種傳染病使各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其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過去35年中,僅瘧疫一種傳染病就使國內生產總值損失了三分之一。  法國總統希拉克在一次重大艾滋病會議上曾表示,他將在八國集團領導人會議上敦促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支持改善發展中國家的醫療水平。  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八國集團所做的允諾往往最終不能兌現。例如,去年,八國集團曾宣布將為世界上最貧窮國家削減1000億美元的債務,但迄令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采取具體行動。  有鑒于此,正在積極呼吁向貧窮國家提供廉價藥品的世界慈善醫療衛生陣線警告說,八國集團必須用實際行動來實現所許下的諾言。  MSF女發言人薩曼莎-波爾頓說,“八國集團應該提供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生產一些普通藥品,如治療艾滋病的抗逆轉錄酶病毒藥品,以使這些國家擺脫對國外大醫藥公司的依賴。”  此外,鼓勵、支持公共研究機構的研究工作也非常重要,研制新藥品不應該象商品一樣為某個跨國大公司所壟斷。肺結核的治療就是一個突出例子。目前僅有的一種疫苗還是在1923年發現的,此后,幾乎沒有人再去研究新的更為有效的藥品。而這種名為TB的疫苗經過30多年的運用之后,不僅價錢昂貴,而且藥力也在逐漸下降。  波爾頓說,“肺結核是窮人的疾病。如果感染了肺結核,你必需呆在醫院里幾個月,無法工作,而這對許多人來說是根本負擔不起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nb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